刘仲华,男,1965年3月出生于湖南衡阳,中国共产党党员,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茶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湖南农业大学茶学学科带头人。
刘仲华于1985年、1988年在湖南农业大学先后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师从施兆鹏教授);2014年7月,在清华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1988年,留校湖南农业大学任助理教授;1991年6月,任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讲师;1992年6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3年1月,遴选为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1999年6月晋升教授;2000年3月,遴选为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2019年11月22日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主要从事茶叶深加工与功能成分利用、茶叶加工理论与技术、饮茶与健康等方向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科研综述
刘仲华教授长期从事茶叶加工与资源高效利用研究,致力于创新茶叶加工理论技术、提高茶叶资源利用率和产业综合效益。创新黑茶加工和茶叶深加工理论与技术体系,揭示了黑茶加工品质风味形成机理及黑茶健康属性,创建了黑茶优质高效安全加工关键技术体系,强力推进了中国黑茶产业提质增效与快速发展;揭示了茶叶功能成分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创制的茶叶提取物制品催生了一批国际主流健康产品 。
20世纪90年代,刘仲华带领团队在茶叶功能成分提制新技术方面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其相关创新技术与新产品,先后在10多个省份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新增产值100多亿元,年新增利税10多亿元,出口创汇2亿多美元 。
截至2016年,刘仲华带领团队在安化县的茶叶产业综合规模突破120亿元,仅茶业旅游的综合收入就超过了10个亿 。
科研成果
截至2019年11月,刘仲华教授先后主持国家和部省级项目30多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制订国家标准5项。
截至2020年8月,刘仲华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多件,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0多篇,SCI收录60多篇 。
截至2019年11月,刘仲华先后主编或参编学术专著《湖南十大名茶》《茶叶的保健功能》《中国茶产品加工》《绿色化学与化工》《茶叶品质理化分析》《茶树原产地》《中国茶业大辞典》等15部 。
2019年陈宗懋院士、刘仲华教授、高立志教授等专家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关于中国茶研究重磅文章。
科技奖励
1.茶叶功能成分提制新技术与产业化 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截至2009年11月,这是中国茶叶界1996年以来获得的最高科技成果奖)
2.茶叶提取物系列产品研究与开发 2003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
3.名优绿茶贮藏保鲜新技术研究 2007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4.深度开发七叶参茶新产品新技术研究 2005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5.丘陵茶园茶叶优质安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 2007年湖南省科技进步四等奖(排名第四)
6.茯砖茶发花理论与技术 1998年外经贸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排名第二)
7.绿茶等级色泽指标研究 1991年商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三)
8.湘绿花茶级型坯标准 1991年外经贸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四)
9.2017年1月9日,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刘仲华领衔的《黑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