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茶产业的繁荣兴盛与茶文化的广泛普及,“茶艺”一词早已广为人们所了解和熟悉,茶行业里一个新的词汇又日渐走进大众的视野,它就是“茶修”。
作为一名生活栏目的记者,因平日与茶文化圈儿的专业人士接触较多加上自己也喜爱喝茶,近些年来也经常被一些茶友问到“何谓茶修”及“茶艺和茶修有何区别”等类似的问题。为此,笔者对我省首席茶文化专家、山东省茶文化学会会长吴冠军先生做了专访。
在山东省茶文化学会接待室,吴先生为笔者斟满一杯茶后便开始了关于茶修的话题。他笑着说,你今天提的这个话题真的非常有代表性,我也经常被一些茶文化爱好者问到这个问题,甚至包括一些曾经参加过“茶修”学习班的学员,学完了一期茶修课,也没闹明白“茶修”与“茶艺”的区别,以为只是把传统的“茶艺”换了个说法。
吴冠军接着说,他于多年前就开始了对“茶修”课题的研究工作,编写有《中华茶修》系列教程并开设了陆子茶修学堂(2022年与山东省陆子茶修职业培训学校合并)。为了更为科学严谨的诠释“茶修”的含义,吴先生从“尊重学术、敬重历史、科学发展、严谨治学”理念出发,查阅了大量的茶学文献及相关的专业论文,也浏览了众多的网络解释,发现人们对“茶修”一词的诠释和理解可谓是各有说辞,深浅不一,而且还不乏有片面宣导甚至存在曲解的言论,百度词条中关于“茶修”的解释更是让人大跌眼镜,竟然是一本茶书的介绍。总之,对于“茶修”一词至今学界尚无专业、严谨、科学合理的学术定义。
在为笔者续好一杯茶后,吴冠军稍带兴奋地说,正好你可以把今天的访谈内容发出去,也好引导广大茶文化爱好者特别是茶学界专业人士对“茶修”之定义展开探讨,我的观点但愿能起抛砖引玉之效供大家参考探讨,以便早日为此新兴词汇商榷定论,岂不是一件大好事。
吴冠军认为:茶修,顾名思义,简单化理解应是指“藉茶修行”之意。是指以茶叶为主体媒介,以茶艺为精进乐趣,以茶德为行为规范,在茶文化学习与实践过程中,通过围绕以茶为主体的“技与艺”的不断精进与感悟,使修习者达到“以茶修心、以茶悟性、以茶养德、茶和天下”的精神境界与“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至高道德风尚的一种生活化修行方式。
之于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茶文化,“茶修”一词尚可算得上是一个新鲜词汇,但“茶修”行为或理念之实,我们却至少也要从唐代说起啦,也就是说“茶修”一词最多算是个新词汇,但绝对不是个新鲜的事物。
茶圣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写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一说法,一直被视为中国“茶德”的滥觞,更是体现古人早在唐代之前便已开始注重“藉茶修行”的史证。陆羽在《茶经》中首次将饮茶这样一种日常的生活内容明确地提升到了精神层面,更是将“饮茶”这一生活行为方式与“精行俭德”的人格修行紧密的联结到一起,使包含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于一体的中国茶文化概念至此得以完美确立。
所谓“精行俭德”之人,是指那些严格约束自身修为追求“至道”的贤德之士。“精行”指精修笃行,是就行事而言,意为茶人应该严格遵循社会道德规范行事,识礼守矩而不逾轨;而“俭德”则是就立德而说,指茶人应该时刻恪守传统道德,慎行精进而不懈怠。孔子在《易传》中亦有“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的千古警句,可见“俭德”之于一个人修为的重要性。
由此可以看出,陆羽“茶德”理念中,“饮茶”是非常有利于“精行俭德”的高尚人格打造的,那我们再看一下,人为何要养德呢,“德”之于人又有着什么重要作用呢?
《资治通鉴》中关于“才”与“德”把人分为四类,分别是“有德有才、有德无才、有才无德、无才无德”,且有“有德无才,才不足以助其成;有才无德,德必助其奸”的说法。在这四类人中,“有德有才”之人是最为世人所爱戴的,他们造福社会,泽被后世,甚至成就圣贤之名,如老庄孔孟;而“有才无德”之人则是最为世人所唾弃、所憎恶的,他们多数会因才而祸国殃民,加害百姓,留下千古骂名,如希特勒、山本五十六、秦桧之流!
《四库全书》之《战国策》中记载:“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国无德不威”,可见“德”无论之于人格、事业还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再从才与德的社会属性看,“才”是无指向性的,但“德”却有着明确的指向性,故又有“有才无德远不及无才无德”的说法。“德才兼备”是每位仁人志士毕生的追求,但“才”尚易得,“德”且难就,故有才之人更需养德。
谈到养德,对中华茶人来说,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莫过于以“中国茶德”为规范通过“茶修”以茶养德了,那“中国茶德”又是什么呢?
1989年5月,茶学泰斗庄晚芳先生在上海《茶报》上首次提出了“廉、美、和、敬”的茶德说法,1991年又先后在《茶叶(1991年第三期)》和《农业考古(1991年第四期)》上以中华茶人“四字守则,四句浅释”形式刊出,对此说法进一步作了诠释,并建议全国范围内宣传此“茶德理念”,以增进当前两个文明的建设,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庄先生第一次相对正式地向国人解释茶德的含义。之后,庄老提议的中华茶人四字守则“廉、美、和、敬”即“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被学界确立为“中国茶德”。
关于中国茶德的四句浅释分别是“廉俭育德:清茶一杯,推行清廉,勤俭育德;以茶敬客,以茶代酒,减少“洋饮”,节约外汇”;“美真康乐:清茶一杯,名品为主,共品美味,共尝清香,共叙友情,康乐长寿”;“和诚处世:清茶一杯,德重茶礼,和诚相处,做好人际关系”;“敬爱为人:清茶一杯,敬人爱民,助人为乐,器净水甘,妥用茶艺,为茶人修养之道”。
了解了“中国茶德”的含义,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一位茶文化爱好者或是专业茶人,能使自己的修为升华到符合“中国茶德”所罗列的四字守则,绝不是一日之功,这一“以茶养身心、以茶悟心性、以茶立德行”的习茶过程必将成为我们毕生的修行主题。
那怎样开启我们的“茶德”修行之路呢?当然不是简单的每天泡一杯茶来喝或是学习一两道茶艺流程就能成就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专业的茶文化修习过程。在这一漫长的习茶过程中,我们让身体汲取茶的营养,让心灵感悟茶的魅力,我们不仅要对悠久的中华传统茶文化发展史有所了解,还要学习专业的茶叶基本知识、茶叶生化知识、茶叶加工审评学、茶席美学及茶艺美学等茶文化综合知识,通过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茶文化的学习,在一次次识茶、事茶中修养身心,在一道道行茶、品茶中感悟人性,在日积月累的习茶技艺精进中修行“廉美和敬”这一至高无上的茶人之德。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茶修过程是一个茶艺精进和品德修炼的综合过程。当然这里所说的茶艺不是狭义上的茶叶冲泡,而是指涵盖了“植茶、制茶、泡茶、品茶”四大环节和“技术、艺术”双重范畴含义的广义的中华茶艺;这里的品德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单一品德,而是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华茶人应具备的“廉美和敬”之德。
故吴冠军认为:茶修的简单释义可以理解为爱茶之人“藉茶修行”之义;茶修的根本理念应为:藉茶艺修习、精进、感悟之行,达茶人修心、悟性、养德之效;茶修,是一种识茶事茶的行为,是一个修心养性的道场,更是一场立德悟道的修行!
对吴先生的专访从一杯清香醇和的绿茶开始,到一壶陈韵悠长的普洱结束。味蕾历经涩苦酸甜的洗礼,思绪穿越秦汉唐宋的时空,听着吴先生从《道德经》“论道”到《资治通鉴》“谈德”、从陆羽的“精行俭德”到庄晚芳的“廉美和敬”在茶香氤氲中娓娓道来......这一聆听“茶修”含义的过程,岂不正是一场因茶而起的修行么!
【来源:齐鲁晚报】
责任编辑:孟猛
值班主编:高俊峰
值班审读: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