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时政要闻 茶百科 活动快讯 课程体系 证书查询 合作申请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西南茶事 华南茶事 江南茶事 江北茶事

做好“三茶”统筹大文章 推动藏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12-26


640.jpg                         雨城区茶园美景

      茶叶的发现,改写了人类文明史。无论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日常,还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文人优雅,缺了茶,几千年的时间长河也会留下不少遗憾。
      岁月长河中,先民们的智慧和巧思将一片片绿叶制作成丰富的茶品。起源于雨城,且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雅安藏茶,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厚重的口感,拥有“茶中黑金”的美誉。
      “三茶(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是新时代国家茶产业的发展战略。近年来,雨城区将茶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持续发力,把弘扬优秀传统茶文化、推动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创新驱动型茶科技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让“三茶统筹”这篇大文章在雨城大地开花结果。
640 (1).jpg                         雅安藏茶制成工艺饼具有收藏价值
弘扬茶文化 引领发展潮流
      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携带暖湿空气,与来自西部高原上的冷空气,在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交汇,形成奇特的“华西雨屏”,为处于“华西雨屏”中心位置的雨城区,带来丰富的水汽。
      雨城以雨为名,得益于一年300多天的降水。这里的降水温柔而婉转,酷爱文雅的人,称它为“雅雨”。雅雨造就生物的多样性,青羌文明在此发祥。雨城境内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森林覆盖率达74.96%;负氧离子含量为世界顶级标准,最高达8万个每立方厘米。雨城,被誉为“天府之肺”“天然氧吧”;雨城,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中国生态气候城市”名片的城市。
      清朝赵熙在《峨眉华严顶望雅安》一诗里咏道:“塞外天明掌上秋,晓寒六月透重裘。回栏右指山底处,一角云窝是雅州。”
      多山地,多漫射光,云蒸霞蔚的雨城,成为茶树生长的沃土。
      无论是数千年前的青衣羌国还是如今的现代化雨城,这座城市的故事,与茶息息相关。
      自古以来,雅安都是著名的茶区。雅安的茶人,也独具有巧思,黑茶的出现,为茶文化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雅安藏茶是典型的黑茶,素有“黑茶鼻祖”之称。
      造物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惊喜往往在不经意间发生。据史料记载,中国黑茶起源于四川,早期的四川茶叶运往西北易马,交通不便,运输困难,必须缩小体积,蒸制紧压,以便长途运输,茶叶品质因此发生变化。从唐宋蒸青团饼茶到明代散庄叶茶,明末将散茶筑制成包,成为紧压砖茶。
      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改进和发展,雅安藏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制作技艺,最为关键和核心的是渥堆(发酵)工序。从原料到成品,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千百年来,雅安的制茶工匠将这一制茶秘诀代代相传,将这红、浓、陈、醇的藏茶滋味,延续千年。
      2008年,南路边茶(雅安藏茶)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2022年11月,南路边茶制作技艺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传承,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与发展。雨城区以非遗传承为核心,构建“非遗保护中心+大师工作室(传习所)+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博物馆”保护体系,建立南路边茶制作技艺大师工作室(传习所)24个,培育“中国制茶大师”(黑茶类)2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人,省市级非遗传承人5人。编制边销茶制作乡土教材,实施师带徒“长青计划”,开办线上线下教学培训,传授传统制作技艺。实施南路边茶制作技艺保护记录工程,回溯1300多年边茶制作历史,梳理“唐宋蒸青团饼茶—明代散庄叶茶—明末紧压砖茶”发展脉络。并成立中国藏茶文化研究中心,保护藏茶传统制作技艺“密码”。
      时间追溯到公元641年,16岁的文成公主离开长安,踏上了前往雪域高原的路途。她要去的地方,是在今天的人们看来都很遥远和神秘的拉萨,这条漫长而艰苦的进藏之路,她和她的队伍整整走了三年。
     《西藏政教鉴附录》中记载:“茶叶亦自文成公主入藏地也。”
      茶叶作为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陪嫁物资之一,在雪域高原掀起了延续1300多年的饮茶风潮。
      以“藏”字命名的茶至今只有一种,那就是雅安藏茶。雅中有藏,藏中有雅。作为藏医药学宝库《四部医典》记载:“藏茶性温和、可消食。”藏族谚语说:“青稞之热,非茶不消;腥肉之食,非茶不解。”寥寥数语,道出了藏茶的神奇。
      近千年的文明史,藏茶的身影从未缺席。它被用来换取西域的战马,用于装备军队;拉开了汉藏之间贸易往来的序幕,增进友谊,繁荣市场;进一步增进藏汉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小小的一片茶叶,一千多年来,就像一条坚实的纽带,把藏汉人民紧紧地连在一起。
      中茶院原院长骆少君女士曾评价:雅安藏茶如同一个大智若愚的老者。品尝雅安藏茶,男女老少皆宜,就如同和一位智者在交流。
640 (2).jpg                         云台山上,茶农采摘春茶
做强茶产业 夯实发展根基
      善治者,顺势而为;善谋者,以民为先。
      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把雅安藏茶纳入精制川茶产业发展布局,从省级层面给予雅安藏茶产业大力扶持。雨城区把握发展机遇,按照全市茶产业发展“一绿一黑”战略,着力在茶园绿色化创建、清洁化生产、标准化建设、市场化推广、品牌化宣传、茶旅一体化发展上狠下功夫,不断促进“雅安藏茶”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
      30万亩茶园,是雨城藏茶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雨城区藏茶现代农业园区中,温暖的阳光洒满大地,驱散冬日的严寒。
      雨城区草坝镇合江村“90后”茶农姜峰,将20亩茶园交给专业团队进行管护。
      雨城区结合藏茶产业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农业等项目,新建“雨城区现代农业园区全程机械化+综合服务农事中心”,对茶园开展统一修剪、统一施肥、统一施药的综合农事服务,实现茶园标准化管理,提升茶园管理水平。姜峰的20亩茶园搭上“顺风车”,这让姜峰有更多时间思考如何开展茶旅融合。
      目前,雨城区已建成18.7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12万亩标准化机采茶叶基地,超过90%的茶树良种化率,69个茶叶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13个茶叶产品获有机食品认证……
      茶农旅融合,是雨城区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举措之一。
      走进雨城区的茶园,万亩茶园接连成片,自成风景。
      雨城区在让茶产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良性互动上下功夫、出实招,在草坝进行旅游元素提升和风貌改造,打造云台山国家农业公园,依托千年藏茶文化,在中国藏茶村打造以茶叶为主的主题公园,着力换来“金山银山”的同时,又留下美丽乡愁。“以茶促旅、以旅兴农”的思路让雨城积蓄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美了乡村、醉了游客、富了村民,一幅居者安、近者悦、远者来的幸福美丽城乡新画卷在雨城缓缓展开。
      依托茶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雨城区开展供销社、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合社“三社融合”试点工作,建立“收益分红+股权分红+盈余分红”的合作社“三项分红”机制,在草坝镇实施“龙头企业+基层供销社+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合社(家庭农场)+农户”模式,茶农收入渠道拓宽至集体收益分基金、土地流转得租金、基地务工挣薪金、入股经营有股金、鲜叶出售变现金五种方式。
      无独有偶。雨城区碧峰峡镇七盘村,通过依托组建的七盘村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三社融合”试点,让全村3500多亩茶园得到科学化管理,茶叶品质、产量和销售价格等方面得到大幅提升;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明显增多,茶农收益显著增加,仅夏秋茶就为全村社员增加收入100多万元,人均增收800元以上。
      近年来,雨城区在“强基地、壮主体、保要素、建机制、宣品牌、促融合”六个方面着重发力,先后注册“雅安藏茶”“雅安南路边茶”2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以“雅安藏茶”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组织区内企业参加第十九届蒙顶山茶文化节暨首届雅茶博览会、第二十二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合肥市)、雅安藏茶上海推介会、第十二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第十四届东北(沈阳)国际茶文化博览会、第十七届中国(重庆)国际茶产业博览会、西藏拉萨雪顿节等展示展销活动;支持雅安茶厂开展以“世界健康日,我们一起围炉煮茶”为主题的活动,邀请丹巴卫视、甘孜藏族同胞等参与活动,打造“一杯团结茶,千年同胞情”浓厚氛围。
      2022年和2023年西藏自治区低氟健康茶采购的茶叶全部来自雨城区。千年汉藏情再次升华。
      同时,借力“一带一路”倡议,抓住“万企出国门”“感知中国”国家形象推广等机遇“走出去”,产品远销美、俄、法、德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据悉,雨城区是全国最大的藏茶生产基地。2023年,全区干茶产量3.9万吨,“雅安藏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29.69亿元,较2022年增加7.65亿元,增幅达34.7%,增幅在四川省茶叶区域品牌价值中位列第一。
640 (4).jpg                         何春雷开展藏茶科学研究
聚力茶科技 推动产业升级
      科技创新是茶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作为一种经微生物、酶和湿热条件共同作用的后发酵茶,黑茶具有改善胃肠道功能、降血糖、保肝护肝等多种功效。藏茶是我国特有的一类黑茶产品,长期服务于我国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雨城是藏茶生产的核心地区,生产的藏茶产品主要有康砖、金尖和散藏茶。
      2000年以后,“氟超标”的担忧被提出,雨城区高度重视。
      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雨城区建立以政府为主导,联合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高校、科研机构,以及茶企为成员单位的藏茶改革工作小组;先后成立雅安藏茶专家大院、雅安市藏茶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藏茶文化研究中心、四川省藏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四川省高品质藏茶专家工作站,针对藏茶氟超标这一选题,展开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藏茶品质形成机理得到科学系统的阐释,进而也发现藏茶独特保健功效。这对藏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雨城区藏茶产业也迎来一场“科技革命”。
      由于茶树种质间的基因型差异,不同茶树品种表现出显著差异的聚氟能力,选育和栽培低富集茶树品种是生产低氟茶叶的一种有效途径。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何春雷率领一支科研团队,对食用级磷酸三钙吸附藏茶膏中氟元素性能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磷酸三钙在高温下具有较强的吸附氟性能,其饱和吸附量高达10.63 mg/g;在茶汤温度 100℃、磷酸三钙用量0.7 g/mL、吸附处理时间20 分钟的条件下,茶汤中氟的去除率可达到 95.80 %。
      找到降低藏茶中氟含量的外在原因,专家又对藏茶生产工艺进行系统研究。
      雅安藏茶初制工艺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渥堆是影响藏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目前藏茶加工工艺的优化主要在渥堆参数的优化和渥堆设备的研制上。渥堆设备的研制,是藏茶清洁化生产的关键。
      2017年3月28日,国内首条清洁化、自动化藏茶加工生产线在雨城区投入使用。该生产线由几十台(套)先进的制茶设备组成,全面实现自动化、清洁化加工,涵盖藏茶的初制、再制、精制、压制及包装等传统工序。该生产线的启动,提升了我省藏茶规模化、标准化、自动化、清洁化生产水平,对四川乃至全国的黑茶标准化、自动化机械加工的快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多年系统研究,雨城区发布实施《雅安藏茶》行业标准、《芽细藏茶》团体标准,制定《雅安藏茶原料要求》《雅安藏茶企业良好生产规范》等行业标准,大力倡导机采茶叶原料,完成雅安藏茶生产加工企业联盟《雅安藏茶》标准和实物标准样;先后获得边销茶发明专利8个,其中《低氟砖茶的生产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目前,全区所有茶企均已采用新技术生产低氟藏茶,所有产品均符合每公斤含氟量≦300mg标准。
      同时,在传承传统加工工艺的基础上,雨城区用好茶科技转化成果,大力支持新产品开发。除传统的紧压藏茶、散藏茶以外,藏茶浓缩液(精华液)、袋泡藏茶、再加工藏茶、藏茶粉、茶多糖等100多种产品相继问世。
      随着研究的深入,雨城区紧紧抓住园区建设这个“牛鼻子”,创建全国唯一以藏茶为主导产业的雨城区藏茶现代农业园区,形成集茶叶种植、精制加工、科研创新、产品销售、品牌建设及茶旅融合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雅安茶厂、周公山藏茶、和龙藏茶等18家藏茶生产和分装企业,均已通过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生产体系,实现改造升级,先后取得国家QS、SC认证。
      茶科技在雨城开花结果,推动雨城藏茶产业实现飞速发展,“雅安藏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逐年增长,“雅安藏茶”市场占有率和美誉度得到快速提升。
      作为“中国藏茶之乡”的雨城,将以30万亩优质茶园为本底,锚定“推动雅安藏茶成为中国黑茶领军品牌”的总体目标,强化“雅安藏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大力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努力打造全国优质、健康黑茶重点产区。


69.7K

欢迎转载,请注明转自【中华传统茶文化网】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时政要闻     茶百科     活动快讯     课程体系     证书查询     合作申请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西南茶事     华南茶事     江南茶事     江北茶事
中华传统茶文化网  COPYRIGHT © 2023- 2024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3004628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