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第二届中国茶叶交易会在福州拉开帷幕(以下简称“茶交会”)。本届茶交会为期3天,以“中国茶·世界享”为主题,邀请超700家企业参展,国内外专业采购商超2000名,旨在打造成为“展洽结合、双线融合、永不落幕”的茶交易平台。
作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安溪县组织了八马茶业、华源茶业、百年正香、香都茶叶等16家重点茶企参展此次茶交会。通过开展新式茶饮体验、项目签约、安溪铁观音品牌推介等系列茶产业融合主题活动,全方位展示安溪璀璨厚重的茶文化,以及“三茶统筹”的新做法新成效,有效提升安溪茶的品牌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推动安溪茶作为中国茶的代表走向全世界。 千年古县安溪,素以“观音铁韵”闻名中外。从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到如今的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安溪铁观音一直是备受热捧的茶品。 近几年,为不断提高、巩固安溪铁观音乃至中国茶在世界的影响力,安溪县委、县政府不断通过组团参加展会、举办品鉴会推介会等方式,在国内外发声,推动东西方茶酒对话、文明互鉴。 本次茶交会,安溪县精心搭建超400平方米的安溪铁观音品牌展示馆,共设置4大品鉴区,12大产品展示区,充分展现了安溪生机勃勃的茶业新生态及丰富多彩的茶企品牌形象。 步入古香古色的安溪展馆,“人生海海铁观音,输赢笑笑一杯茶”14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将安溪茶人敢拼善赢的广阔胸怀展露无遗。 现场,古韵悠长的音乐伴随着馥郁芬芳的茶香,以及富有东方神韵的闽式功夫茶艺,吸引了诸多茶人朋友驻足展馆观看、品饮。 “通过现场体验,让我深刻领略到清香、浓香、沉香‘三香’铁观音产品的不同特色,以及安溪茶独特的魅力。”茶友陈女士表示,铁观音冲泡后,兰花香瞬间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入口回甘,音韵悠长,不愧有“七泡余香”之美誉。 那么,一泡音韵十足的铁观音是如何制作而成?展馆前,筛面上不停摇动的茶叶鲜叶正在揭示着铁观音传统制作工艺的奥秘。 “一摇匀、二摇活、三摇香、四摇韵,以前经常耳闻传统安溪铁观音的摇青工艺,今天终于真正见识到什么是摇青。”观展者林先生坦言。 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李金登介绍说,安溪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包括“做青阶段、杀青阶段、成型阶段、烘干阶段”四大阶段,以及“晒青、摇青、晾青、杀青、揉捻、初烘、初包揉、复烘、复包揉、烘干”十道工序。其中,最难、最核心的工序是做青(摇青、晾青反复多次),需要“看天做青、看青做青”,既要密切感知茶青颜色、香气、柔韧度的变化,又要细致感受气温、湿度变化,两者综合来调整摇青的程度、次数、时间,形成铁观音独特的色、香、韵。 乌龙茶发源于安溪,属于半发酵茶类,其制作技艺介于红茶“全发酵”和绿茶“不发酵”之间。近年来,安溪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以回归传统、强调匠人精神为驱动力,不断提升茶人制茶技能,增强安溪茶产业竞争力,充分挖掘“东方树叶”的全产业链价值。 事实上,在安溪茶产业重技能的同时,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它是以传统铁观音品种选育、种植栽培、采制工艺和茶文化等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系统,并涵盖该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孕育的生物多样性、发挥的生态系统功能、呈现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特征,现已成为中国茶产业的突出代表和符号。 2022年5月,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2年11月,安溪县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人类非遗”+“全球农遗”,让安溪铁观音进一步香飘世界。 安溪产茶历史悠久,始于唐末,兴于明清,盛于当代。参展期间,安溪县采用视频解说的方式详尽介绍了安溪的茶历史,并与福州振兴乡村集团进行了产销对接合作项目签约。
中共安溪县委副书记、安溪县茶管委主任洪金城介绍说,安溪对中国茶业的发展做出过三大历史性贡献:第一大贡献,发明创制了“半发酵”乌龙茶制作技艺;第二大贡献,发现并培育了“铁观音”优良品种;第三大贡献,发明了“短穗扦插”茶树无性繁殖技术。 他表示,茶叶是安溪的民生支柱产业,历届安溪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茶业富民”战略,做大做强茶业文章。茶交会作为引领产业发展方向的一扇窗口,安溪希望借助这个高端平台,通过品牌推介、品茗交流、非遗展示、图文宣传等方式,进一步推介安溪铁观音公共品牌,展示安溪铁观音“双世遗”文化。同时,对接全球资源,招商引资,强力助推茶企快速发展,促进中国茶产业转型升级,肩负起复兴中国茶的使命担当。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安溪涉茶总产值362亿元,安溪铁观音以1432.44亿元的品牌价值连续四次荣膺区域品牌价值第一,连续八年蝉联中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安溪连续10年位居全国重点产茶县首位。